高考和考研是同一个学习,学习氛围很不一样。
高考和考研都要求学生努力学习,做好充分准备。但是,在学习氛围和方法上有明显的差异。高中阶段,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下,遇到学习困难时,各科老师会不厌其烦地讲解,模拟试题不断重复,老师帮忙批改。学生的目标大学虽然不一样,但都是朝着一个方向努力,那就是准备高考,所以学习氛围很浓。
另一方面,考研与高考大不相同。考研是一个人的战斗。即使班里大部分学生选择考研,学生也要独自学习,在学习中面临各种压力,而且没有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就要看学生的自制力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考研似乎更难。
考研是一场“输赢”的比赛。
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高考本科率基本在43%左右,逐渐接近50%。即使高考考不上,学生也可以上大学,也就是说,只要学生高考后想上大学,基本上都有东西可以学,最终也只是院校的优劣之差。
但是考研可能会因为一点之差而无法通过标准线,导致进一步研究失败。考研高等教育的年化率只有30%左右。高考真的很难。从某种意义上说,考研的压力可能会大一点,想传就传不了。
很多人说that 600分相当于考研400分。我们先来看看NMET 600分的概念。在NMET各大省份,600分以上的考生比较常见,但在教育相对落后的省份,考600分以上是很难的。这些地区的考生只要能拿到600分,基本上就能进入985或者211大学。

大部分专业考研总分为500分,管理类和联考类专业除外。如果能拿到400分,难度可想而知,分数基本会达到80%以上。以英语为例,如果你想在100分中得80分,能做到的考生很少。所以只要考研 Party能拿到400分以上,
高考是被动的选择,而考研是主动的选择。
如今,大学生找工作已经成为常态,很多家长教育学生的基本要求就是上大学。因此,高考成为了所有学生必经的过程,甚至很多学生都不喜欢学习,为了完成父母交给的“任务”,准备迎接高考。高中生基本都是未成年人,对事物的认识是片面的。家长和老师迫切需要在学习中给人打分。一般来说,很多高中生都是被动的重新学习。
进入大学后,学生们开始意识到身边的每个人都在努力,他们在就业方面明显的优势学历不足。想要继续专业学习的学生会自发选择考研而不需要家长和老师。往往在这个阶段,大学生已经成年,家长和老师不会过多干涉。由学生自由选择。
这导致考研党的心态出现更多问题。高考是基础教育阶段。当学生面临最重要的考试时,家长和老师都非常重视,高考学生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考研党已经成年了,除此之外,它已经经历了各种考试,已经经历了许多战斗。它面对考试更有经验和心态。即使考研考试不及格,也能很快消化。毕竟选择就业还是有办法的,明年再战。反正都是自我检讨。不像高考,想复读需要花很多钱去私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