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班介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班为报考北京地大水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学员提供针对性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与报考院校专业定制指导方案,全程监督陪伴,布置随堂作业,结合命题规律进行模拟实战。根植于多年的积淀,为学员提供有用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讯息与资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参考资料节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状元修成秘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环境科学与工程核心考点详解与权威辅导》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点资讯与典型题要》
《北京地大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研同步辅导与核心真题汇编》
《北京地大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研重要知识精粹+考研速记法》
《北京地大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研实训与预测》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考研培训师资概况节选
邓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8:35-20:47
钮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10:34-15:53
崔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8:41-19:51
汪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10:26-15:40
臧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11:28-20:49
宋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10:36-15:54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北京地大水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技巧与经验
考研英语经验节选
基本就是做150篇,不认识的单词抄下来记一下。说下,我虽然买了红宝书,但我真的没有记,对你没看错单词我一遍都没记当然单词是非常重要的,只不过我背不来单词书,而且我觉得背单词太太太浪费时间了~我的做法就是记碰到的生词儿,最主要的就来源于真题啦。准备个本子左边写不认识的单词,右边写中文意思。然后每天抽二十多分钟记一下,隔天就只看英文,自己回忆中文意思,记不清的就看下右边。这样反复很多遍,应付考试我觉得足够了~
考研数学经验节选
去年3月份开始买了几本经典教材:同济大学的高数,清华居余马的线代,浙大的概率统计以及配套的课后题辅导册。复习方法是按章节看,边看边抄概念、公式,并且准备个本子做课后题,不懂的或不会的就摘到笔记本(抄概念的本子)上,当然做题的本子和笔记本分开。这一阶段大概花费了2个半月左右。接着就开始做《660题》,其实没有做完,只做了选择的全部和填空的一半左右吧。先提醒一下哈,做这一部分比较折磨人,因为错误率会非常的高,但要经受得住考验,毕竟这才刚刚开始。你会发现很多东西都忘掉了,但是浏览之前做过的笔记就会很快拾起。6月初到月底我停下了考研复习,准备学校的期末考试。之后7月初回家买了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并且每天花至少4个小时,注意一些概念的表述和灵活运用,大约20多天过完了一遍——注意要认真浏览和做题,有感想可以在旁边标注。8月15号从家里回到学校,这个时候大概到了第二遍的高数部分还未结束吧,不过这一次过线代时就着重现代讲义上的内容了。大家可以从看课本时总结的规律性的东西标注在线代讲义的相应位置的空白处,这样以后看会更加方便。其实这个时候有了之前看课本做课后题的基础,看全书并不是一件吃力的事情,但知识点多,全书必须全程看,之后的看书过程可能就更顺畅,只是着重记忆一些薄弱环节,全书上的题也可只做自己标注的部分(错题或不会的地方)。10月1号国庆几天我开始做2002年以来的数学真题,这个时候老师讲的那些体系方法开始发挥作用了,做真题没有下过110分,一般早上做题下午对答案的样子。11月初我开始做400题,一天一套,上午做,下午对答案,这个过程更能发现薄弱环节。10天搞定,之前的做真题卷子就已经有了基础,所以这个过程会非常快,有明确思路的题目可以只看答题思路,大题争取自己动手算,这个时候(在之前的课本、全书、660题、400题的基础上)做题速度已经相当快了,当然准确是第一位的。花上20天再整理一下《660》上的错题,大概有十几页的A4纸吧,中间划竖线的那种。这个过程依旧比较麻烦,还是整理思路和知识点的重复记忆,到最后就看这些错题就好了。最后两天做了最近几年真题,那叫个简单呀,大概能到145以上了。但这还不是最终成绩,所以依旧要淡定。到了考场就会发现,考场上做题和平时完全是两个概念,那种状态会很不一样,速度会大大降低,所以平时的做题速度一定要提上去,说白了就是知识一定要掌握很牢。
考研政治经验节选
因为我高中是文科生,所以政治上有一定基础,所以从9月底才开始复习。政治主要包括五部分,马原、毛概、近代史、思修、形势政策。书买了大纲、风中劲草、1000题、考点预测、8套卷、4套卷、肖秀荣形势政策、(米鹏三套卷、20天20题、任汝芬4套卷),大纲看了两遍,基本看了一个月。后期换了风中劲草。风中劲草全书读了3遍,最后看了自己画的重点1遍,一直看到考试前。然后这其中,穿插着做了2遍1000题。就我个人的经验,这种应付选择的题目,一定要多重复。细细的看,重复的次数少,我觉得效果不好,毕竟挺枯燥的东西,到头来可能没留下多少印象,我看书的时候就强迫自己拿着笔画考点,很提神。然后1000题,我的处理方式是先把正确答案抄上去,只看正确的选项,然后看答案解析,看错误的选项哪里错的。政治这个科目,永远看对的东西,不看错的东西,这样你在考试的时候潜意识里对的东西就多,这是我个人的理解。形势政策最后一个月看肖秀荣的热点时事就好了。政治我的观点是选择非常关键,如果你选择做的好,能拿到40分,大题拿个平均分,就妥妥上70分了。选择多看风中劲草很有用,尤其要关注时事与毛概的结合。大题拿到30分应该比较容易,毕竟有押题四套卷,就算是没见过,自己用政治素养也应该能编出一些。今年主观题基本全是四套卷上的,所以4套卷一定要好好背,最后我留了15天,4套卷和米鹏的押题背了3遍,然而米鹏今年中的很少,所以如果要背多个押题的时候,还是要把肖秀荣的4套卷放在第一优先级上。另外字一定要好好写,学习累了可以练练字,我感觉我就是吃了这方面的亏了。然后考试的时候写快一点,能多写多写,说不定,你多写的一句就有一分,说不定就这一分就能改变考研的结果呢。当然靠谱的优先写,也要注意考试时间的把握。 政治的话,我做肖秀荣的那个1000题,然后再看看错题就差不多了,大题的话最后背背肖四以及其他的就好。
考研专业课经验节选
1. 基础理论知识:
1.1 水污染与环境工程基本概念:了解水污染的来源、特点、种类,以及环境工程的基本任务和原则。
1.2 污染物的特性与标准:熟悉常见污染物的特性,掌握国家和国际上的水质标准及其相应评价指标。
1.3 水质监测与评价:了解水质监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设备,掌握水质评价的指标、评价体系和方法。
1.4 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理解水体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掌握污染物的传输模型和数学描述方法。
2. 技术手段与方法:
2.1 水污染治理工艺:熟悉常见的水污染治理工艺,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以及其适用范围和工程实施要点。
2.2 污染物的去除与转化:了解不同污染物在治理过程中的去除和转化机制,掌握相应的处理措施和技术参数。
2.3 污染物的监控与控制:了解水污染治理过程中的监控手段与方法,掌握监测设备的选择、布点、数据分析和控制策略。
3. 典型工艺流程:
3.1 混凝与絮凝:熟悉混凝剂和絮凝剂的种类和性能,掌握常见混凝和絮凝工艺的原理和操作要点。
3.2 活性炭吸附:了解活性炭吸附机理,掌握活性炭吸附工艺的设计和操作方法。
3.3 生物处理:掌握常见的生物处理工艺,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和生物膜反应器等,了解其原理和运行要点。
3.4 氧化与高级氧化:了解氧化与高级氧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范围,掌握不同氧化剂的选择和操作方法。
4. 案例分析:
4.1 典型水污染控制工程案例:通过分析典型水污染控制工程案例,了解实际工程中的设计思路、关键环节和技术难点。
4.2 水污染防治规划与管理:学习水污染防治规划和管理案例,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掌握水污染治理规划和管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