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戏剧与影视考研辅导班详情
北京大学戏剧与影视考研辅导班为报考北大歌剧研究院戏剧与影视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北京大学戏剧与影视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北京大学戏剧与影视考研战略战术最新修订版》
《北京大学戏剧与影视考研专题全讲》
《北京大学戏剧与影视考研要点复习指南》
《北大歌剧研究院戏剧概论+歌剧史高分突破考研重要考点》
《北大歌剧研究院戏剧概论+歌剧史考研大纲权威精析80题》
《北大歌剧研究院戏剧概论+歌剧史考研真题详解与权威指南》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红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7:40-21:40
濮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8:28-14:06
丰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8:17-15:09
东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11:14-17:21
柳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11:50-15:36
伏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7:58-13:33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备考要领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阅读:张剑黄皮书。考研英语一定一定要研究透真题!不要太早做真题,免得后期没题可做。我是从五月底开始接触真题阅读的,先开始的是05-12年阅读,每天两篇,然后把相应的生词摘录出来记忆,同时也把该单词出现的句子相应写出来,以便更好理解单词在句中的意思。一轮阅读只是为了熟悉一下手感,了解真题阅读理解的难度。这八年阅读做完之后,不想进度太快,就把97-04年的阅读快速做了一遍,同时摘录生词,没太注重正确率,毕竟和近几年出题套路还是不太一样的。然后就到了七月中旬,我开始05-12年的二轮真题阅读研究。第二轮阅读我过的很细。一天做四篇阅读,然后接下来四天每天研究一篇,看黄皮书讲解,听老师讲。因为时间比较充足,我把每个阅读的文本全部打印了两份,一份是调好间距,用来逐字逐句手写翻译,然后对照黄皮书的讲解,在我的打印文本中做笔记,并定期复习。另一份就是正常文本,把题目做归类,剪下来粘贴在笔记本上,并把每道题目在文章中的出处也剪下来相应地粘贴在旁边。这项任务工程量很大,很麻烦,一天只能完成一篇阅读,但是为我日后复习真题提供了很大很大帮助。时间不充足的同学还是不要用这种方法啦!暑假期间完成了这项巨大工程,对考研英语阅读套路有了很深的理解。10月份-11月份上旬我把05-12年真题又过了一遍,这时我二轮时的打印文本和真题笔记本就发挥了很大作用。11月中旬到12上旬我打印出英语答题纸,利用每周六下午两点到五点,把近几年真题做了全真模拟,并像之前一样研究真题,并做题型归类整理,只是删去了手译这一环节。剩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在反复看做过的真题阅读笔记及错题,并且把难度比较大的阅读整理出来重点关注。算下来真题阅读我一共过了四五遍吧,摘录出来的真题词汇也按照记忆法背了好几轮。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大题我背了肖四和小黄书。如果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认为大题的背诵可以选择两个老师的冲刺资料,因为虽然大体中的重点非常明确,但是不同老师给出的答案可能有所差别。但是大题分差不太大,大家没必要把重点放在大题提分上,基本大家政治分差不大,大题分差更是很小很小。因为肖4出得比较晚,可以先看其他小众老师的压题。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考研专业课一:戏剧概论
复习要点:
1. 戏剧概论的基本概念:掌握戏剧的定义、特点和分类,理解戏剧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
2. 戏剧的起源和发展:了解古希腊戏剧的诞生与发展,以及戏剧在其他文化中的演变。
3. 剧本分析与解读:学习如何分析剧本的结构、情节、人物形象以及主题思想,掌握戏剧文本的解读方法。
4. 戏剧理论与批评:熟悉戏剧理论的发展,了解不同理论对戏剧创作和表演的影响,学会批评戏剧作品。
5. 戏剧演出与舞台艺术:了解舞台艺术的要素和表达方式,熟悉戏剧演出的各个环节以及相关的舞台美术、服装和灯光设计。
知识与方法:
1. 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于戏剧概论这门课程,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要注重记忆和理解。
2. 多读戏剧作品: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戏剧作品,从中汲取表达方式、人物塑造和情节编排等方面的经验。
3. 剧本分析的训练:选择一部经典剧本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能够适用于其他作品的分析方法。
4. 多参与戏剧演出:参加学校或社团的戏剧演出,亲身体验舞台表演的过程,对于理解戏剧的内涵和艺术要求有着极大的帮助。
5. 多交流与讨论: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互相讨论心得体会,分享复习的方法和经验。
考研专业课二:歌剧史
复习要点:
1. 歌剧的起源与发展:了解歌剧的起源、主要发展阶段,以及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的发展特点。
2. 代表性作曲家与作品:熟悉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曲家及其创作的歌剧作品,包括意大利歌剧、德国歌剧、法国歌剧等。
3. 歌剧的结构和形式:掌握歌剧的结构特点、唱腔形式和音乐表达手法,了解歌剧导演与设计师在舞台艺术中的角色。
4. 歌剧与社会历史:了解歌剧与社会历史的相互关系,以及歌剧作品中折射出来的时代主题和思想倾向。
5. 国内外歌剧的比较:对比研究国内外不同风格的歌剧,分析其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总结不同风格歌剧创作的借鉴经验。
知识与方法:
1. 建立系统知识框架:掌握各个时期、不同地域的歌剧发展概况,建立起对于歌剧发展演变的系统性认识。
2. 重点学习代表性作曲家与作品:关注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及其作品,选取几部代表作进行仔细研究。
3. 国内外歌剧作品的积累:通过歌剧演出、音像资料和图书资料,积累大量的国外经典歌剧作品和国内歌剧作品的相关信息。
4. 多听多看多比较:听歌剧音乐,观看不同版本的演出,比较不同演出的艺术魅力和表达效果,加深对歌剧的理解。
5. 系统整理复习资料:制作复习资料,包括歌剧作品流派和代表作、作曲家生平介绍、作品基本信息等内容,以便于复习时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