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班详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班为报考北航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全真试题解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常识宝典80问》
《北航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基础考研核心热门考点必备速记秘诀》
《北航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基础考研最长考题目求解方法荟萃》
《北航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基础考研大纲核心要义详解》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宿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10:13-14:29
韶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7:29-19:37
沙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7:01-21:27
于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8:43-14:48
步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9:43-15:11
公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7:45-19:36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备考指南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我本科英语底子不错,英语基本上没怎么复习(这么说会不会被打)。我到了十月份才开始做英语真题,之前单词一点也没有背。(大家不要学我)。作文和翻译都没有单独练过,只是跟着老师复习而已。(好了,我知道我这么说太拉仇恨了)。到了十一月末,我做完了一遍真题。哦,真题买的是张剑的小黄书,这本书好像没有传说的那么厉害。我个人觉得,无功无过吧。但是英语四六级没过的孩子,或者说英语基础不好的孩子,一定要早下手为强。我一个学姐,六级考了三遍没过,从四月份就开始背单词,练翻译。
考研数学复习经验概要
因为底子不好,最基本的知识都不记得,我看了一遍课本觉得没有太大用。线性代数我极力推荐李永乐的那本辅导书,就是红色那个,总结的非常好,我是基础之后开始做全书的,一直到了6月份,暑假是个黄金期,做第二遍全书,这时候才感觉数学做的不那么费劲了做练习题,不过还是离不开辅导书,就这样到了十月份开始做真题,总结历年考点,重点学习,巩固知识点,之后进入模拟状态,这时候就不要看任何资料了,给自己规定时间,当作考试来看待,查漏补缺,得数学者得天下,每天都得做数学题,直到考研前一天!然后就是做660题,这本资料主要用来练选择和填空,题目也比较难。考查的内容很深很细,如果时间不够可以不做。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这是投入回报率比较高的课了,我从七月中旬才开始看,感觉时间够用了,就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炼,看完一章就做相应部分的一千题。马原理解起来比较费劲,重点是听老师讲课,我还蛮喜欢老师的风格,会举很多例子来帮助理解。到了十月初,第一轮结束,后来又用了一个月把一千题又仔细做了一遍,之后用一周把真题中的选择和马原大题做了一遍。十一月份出了肖八,只做了选择和马原的大题,剩下的几道大题看看答案就行。到了十二月,又上了冲刺课程,效果一如既往的好,肖四出来之后就是疯狂背书,肖四是必须要背的,后期我背了肖四的大题还有米鹏压题讲义中的题,帮助还是很大的。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管理信息系统的题型可以分为名词解释、简答、数据库设计和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四类。最近几年来,题量有所减少。首先要说明的是,管理信息系统几乎是一门纯背诵的科目,考纲对教材的要求只占了近三分之一的内容,一般不需要全部背诵。建议同学们统计一下往年真题中知识点的分布情况,特别是近5年的真题。如果想要稳定得分,可以仔细阅读大纲要求的章节,但不要盲目全盘背诵。下面我提供一些分析的层次。
首先,考纲上注明了会考的章节,但不同章节内部的出题概率和密度差异很大。例如,从往年真题来看,“企业资源规划”这一章几乎没有考过。而“决策支持系统和数据挖掘”这一章只需记住基本的定义性概念即可。考点主要集中在第一部分“信息系统规划和组织变革”中的信息系统和组织关系。其次,每个章节的核心名词基本概念,如数据信息、信息系统、数据仓库、RFID等,不管往年出题频率如何,都建议全面掌握。最后,可以自己划重点,推测考点。虽然管信的核心考点不多,但它的外延相对模糊,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自己押题。例如,在ERP那章中可以重点关注工艺路线和工作中心的作用以及ERP的效益等。
关于数据库和系统设计这两个大题,基本上可以说是免费分数,因为像描述数据库建设过程、几个范式、比较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的特点这些几乎年年考。另外,关于绘制ER图和关系模式,建议在考试前多多练习,熟悉常用套路。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题型通常不太规律,常见的有简答和计算题。相对于管理信息系统而言,生产运作在具体知识点上不会出现太多重复出题,因此复习的量要大一些。不过,生产运作的知识相对来说比较具体,比较容易理解。总之,我认为对这门课的复习需要尽量理解知识点的内涵,在考试时,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运筹学的题型一直以来都是计算题为主,考察的章节主要包括单纯形法、整数规划(2018年以前)、KT条件、图与网络(2018年以后)和决策论。对于没有接触过或者数学基础不太好的同学,运筹学可能是学习难度最大的一门。我有几点建议:首先,在学习单纯形法之前至少要学过线性代数,并熟练掌握矩阵乘法和线性相关性的概念,这是理解单纯形法和对偶理论的前提。其次,要深入理解单纯形法的原理,不要只记住步骤和结论。再次,KT条件的原理非常简单,但需要对往年真题进行全面的思考,因为有时会出现分类讨论的情况,复杂程度会大大增加。此外,还有一些没有考过的知识点,比如制约函数法和下降迭代算法等。
就时间规划而言,信息系统和生产运作几乎完全是纯记忆性的科目,所以可以相对靠后复习。个人建议在9月份之后开始背诵,并持续到考试。前两遍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之后每天花两三个小时,每周进行一次复习。另外,不要忘记给肖四肖八留出时间。对于运筹学来说,如果没有基础,越早开始越好。数学类科目往往无法预测自己会卡在哪里,需要多长时间,即使学完也可能忘记,但至少可以为预备复习提供一个参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