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洗澡的时候,那几天考研复试的记忆纷至沓来,催动着我有些动摇的神经。对于一个普通二本的学生而言,考研或许更多的是为了更为广阔的生活,明明这个目标已经达到,回过头其实是一片平静。生活本该如此,考研上岸的喜悦或许只有一刹那,更多的是“革命尚未成功”的一番踌躇。自己的选择和他人的干预,成为前方并不明朗的分岔路。归根结底,我们都是即将踏入社会的人了。
关于考研最深的记忆,无非还是初试和复试。那些去图书馆学习的点点滴滴,可能是太平常了,成为琐碎的星石。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开始缺乏自信,而这种自卑的情绪,可能像一群困兽撕裂着过去的三四个月里,这样的记忆,不知是普遍存在还是属于自己的桎梏吧。其实这种情绪就是来自一种“不平等”,再由这不平等延伸成层层的比较。所以,请拥有一颗坚强的心灵吧。
想起了“天才有天才的路,平凡的人也有应对之法”,或许这才是真正重要的。比如在初试里根本不会的名词解释,与其纠结于自己的无知,不如去着眼于接下来的过程。至少考了这么多年的试,也应该知道心态的重要性了吧。不管是自信还是自卑,都一定要坚信“我不会别人也不会”呀。仍然记得考研初试的最后一门,我所处的这一列,已经有五个人放弃了考试。不管怎样,坚持考完总会有所谓的“希望”。
至于面试,对于我而言则是更加新鲜而深刻的记忆。面试也是考试,相对于初试而言,更多的是和老师之间的交流,这就更需要做好心理建设。相信对于大部分考生而言,面试的紧张感是来自于题目的本身和对于面试失败的恐惧。因为今年是线上面试,所有其实还大大减少了与老师们当面交流的压迫感。想要缓解焦虑,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复试的准备。具体来说就是把握好时间。正常来说考研初试和面试相隔是3个月,如果觉得自己有希望进入面试,那么请至少拿出2个月去准备。

说回我自己,第一次考研,实在是有很多不足。首先对于初试,政治英语都上了70分,可以说发挥正常。可惜有一门专业课拉了胯,导致整体成绩也只是过了一志愿复试线几分,想想还是很遗憾。在这个内卷化时代,或许每个人都要加倍努力才能获得更好的位子。面试更是如此,考研面试被逆袭的考生大有人在,小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如此。有的时候,真的因为自己的准备不足,把一次次机会给挥霍掉。
其实对于我而言,这些零碎的记忆可能真的算不上是美好的。有时候回忆起来,我真的希望可以出现很多“可能的如果”。但也正是这些不可能的如果,才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贫乏和不足。这些都是关于人生有价值的意义碎片。 这些就是小鞠本人关于考研的一些记忆,也希望所有的考研人们,能够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吧!